一、元旦节(1月1日)
1、出行拥堵与安全
元旦假期民众出行集中,交通枢纽、热门景区及高速路段易拥堵。若交通管理部门疏导不力,如航班晚点、高速长时间堵塞、公共交通运力不足,会引发公众不满与吐槽。出行安全也是焦点,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致道路结冰等影响出行安全的情况,易引发舆论关注。
2、消费市场乱象
元旦促销活动多,商家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制消费、售后不佳等问题,易引发消费者投诉与曝光。电商平台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延迟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负面舆情。
3、庆祝活动负面事件
各地举办庆祝活动,如活动组织不善出现安全事故、秩序混乱、环境污染,或活动内容低俗、缺乏创意等,都可能引发公众批评。
二、小寒(1月5日)
1、极端天气应对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极端天气增多。气象部门预警不及时、不准确,政府部门应对措施不到位,如道路积雪清理不及时、供暖供电保障不足,会影响居民生活,引发民众对相关部门的不满。
2、健康问题与医疗资源
寒冷天气易引发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患者增多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紧张。医院出现挂号难、看病贵、医疗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易引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与投诉。
三、腊八节(1月7日)
1、传统习俗淡化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部分年轻人对腊八节传统习俗了解减少。若社会对传统习俗宣传推广不足,可能引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与讨论。
2、食品安全隐患
腊八节相关食品如腊八粥原料、腊八蒜等销量增加,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卫生不达标、添加剂超标等问题,易引发食品安全舆情。
四、周总理逝世周年纪念日(1月8日)
1、纪念活动不当
纪念活动组织安排不合理,如参与度低、形式单一,或在纪念活动中出现不尊重、亵渎总理形象等不当行为,会引起公众愤怒与谴责。
2、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网络上可能出现歪曲、诋毁周总理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此类言论违背历史事实和公众情感,易引发广大网民的强烈愤慨和抵制。
五、中国人民警察节(1月10日)
1、警民关系争议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若出现执法不公、暴力执法等负面事件,会引发公众对警察执法行为的质疑和不满。同时,对警察正面形象宣传不到位,也可能影响警民关系和公众对警察工作的认可。
2、对警察工作期望与现实差距
民众对警察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期望较高,若社会治安状况不佳,或警察在处理案件时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可能引发公众对警察工作的不满和抱怨。
六、大寒(1月20日)
1、极端天气次生灾害
大寒期间极端天气可能引发雪灾、冰冻等次生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电力供应、通信设施等。相关部门应对灾害的措施不力,可能导致舆情负面发酵。
2、民生保障问题
寒冷天气对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提出挑战,如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的取暖、生活物资供应等问题。若保障措施不到位,可能引发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关注和讨论。
七、北/南小年(1月22日/23日)
1、传统习俗商业化争议
小年期间,商家利用节日进行商业营销活动增多。若过度商业化,忽视传统习俗内涵,或商家行为破坏节日氛围,可能引发公众对传统节日商业化的反感和批评。
2、民俗活动安全
各地举办的民俗活动,如祭灶、扫尘等,若组织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如火灾、踩踏等,会引起社会关注和舆论热议。
八、国际大屠杀纪念日(1月27日)
1、历史认知分歧
对大屠杀历史的认知和纪念方式,不同国家、群体可能存在分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表否认、歪曲大屠杀历史的言论,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谴责,也可能在国内引发相关讨论。
2、教育宣传不足
若对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教育宣传不够,公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引发对历史教育缺失的反思和讨论。
九、除夕(1月28日)
1、团圆与春运难题
除夕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春运进入高峰期。交通拥堵、车票难买、旅途艰辛等问题,会影响民众的回家团聚心情,引发对春运保障工作的不满和吐槽。
2、年夜饭食品安全
年夜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餐饮企业、外卖平台提供的年夜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如食材变质、卫生不达标等,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
十、春节(1月29日)
1、传统文化传承争议
春节期间,传统习俗如拜年、放鞭炮等,在现代社会面临一些变化和挑战。禁止燃放鞭炮等政策调整,可能引发部分民众的不同意见和讨论。
2、节日氛围与消费压力
春节期间,公众对节日氛围的期待较高。若城市中缺乏节日装饰、活动单调,会让民众感到节日氛围不足。同时,春节期间的消费支出较大,一些人可能因经济压力对节日消费产生抱怨。
相关推荐:企业舆情上报的要求有哪些?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