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解决方案 舆情学院
企业重要事务(政策发布、活动开展、项目建设)事前舆情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
2024-08-16 11:03 作者:Ruby 浏览次数:413分类: 舆情知识

一、确定评估范围和目标

1、明确事务类型及关键信息

l 对于政策发布,详细梳理政策的具体内容、涉及的业务领域、影响的部门和人员范围等。

l 活动开展则要确定活动的主题、形式、时间、地点以及预期参与的人员。

l 项目建设需清晰了解项目的规模、性质、建设周期以及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2、定义评估的预期目标

明确希望通过舆情风险评估达到的目的,如确保政策发布后能够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活动开展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媒体关注度,项目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而不受到过多的负面舆论干扰等。


二、组建专业评估团队

1、团队成员构成

l 内部公关人员:他们熟悉企业文化、价值观和内部沟通渠道,能够准确把握企业内部员工的情绪和反应。公关人员通常具备丰富的舆情应对经验,擅长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人数一般在2人左右,负责整个评估过程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l 法务人员:主要负责评估事务在法律合规方面的风险。他们能够准确判断政策、活动或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监管要求,人数至少1人,确保企业不会因为法律问题而陷入舆情危机。

l 业务骨干:来自与事务相关的业务部门,他们对业务流程和实际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和业务视角。人数在2-5人不等。

l 外部舆情专家(必要时):如果企业内部团队缺乏专业的舆情分析能力或面对复杂的舆情环境,可以聘请外部专业的舆情监测和分析机构的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工具,能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舆情风险评估,一般根据事务的复杂程度聘请1-2位外部专家。

2、团队培训与协作

l 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团队成员对舆情风险评估的认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舆情监测工具的使用、舆情分析方法、危机公关应对策略等。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让团队成员熟悉不同类型事务的舆情风险特点和应对方法。

l 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例如,公关人员负责与外部媒体和公众的沟通,法务人员专注于法律风险的评估,业务骨干提供专业领域的信息支持等。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分享信息和进展,共同讨论和解决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收集相关信息

1、网络监测

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识达科技>(免费试用入口>),设置与事务相关的关键词和主题进行搜索。例如,对于政策发布,关键词可以包括政策名称、涉及的业务领域关键词、企业名称等;对于活动开展,关键词可以是活动主题、活动举办地点、参与的重要嘉宾等;对于项目建设,关键词可以是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所属行业关键词等。

监测时间范围应根据事务的性质和紧急程度确定,一般来说,对于常规事务,至少监测过去一个月内的相关信息;对于重大或紧急事务,应监测过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信息。

收集的信息包括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评论、论坛帖子等各种形式的网络言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中的舆论倾向、关注焦点和潜在的风险点。例如,在收集到的关于类似活动的社交媒体评论中,发现用户对活动的组织安排、参与体验等方面存在较多负面评价,这可能提示在本次活动策划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2、参考外部案例和行业经验

研究同行业或类似企业在类似事务中的舆情表现和应对经验。查找相关的新闻报道、行业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文章等,了解他们在政策发布、活动开展或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舆情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参考同行业企业举办的类似活动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效果和用户反馈,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四、分析风险因素

1、政策发布风险分析

l 合法性评估:

与法务人员一起仔细审查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要求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l 合理性评估:

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内部方面,征求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代表的意见,了解政策对企业内部运营和管理的影响。外部方面,考虑政策对客户、合作伙伴、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l 潜在争议点分析:

预测政策可能引发的争议点和矛盾焦点。通过分析过去类似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舆情反馈,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2、活动开展风险分析

l 活动形式和内容风险:

评估活动形式是否新颖、有趣、符合目标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审查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价值性和合法性。

l 时间和地点风险:

分析活动举办的时间是否合适,是否与节假日、重大事件、行业展会等时间冲突。评估活动地点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方便参与者到达,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l 参与人员风险:

对活动邀请的嘉宾、演讲者、表演者等参与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评估。确保他们的形象和声誉良好,不会给活动带来负面舆论影响。预测参与者的数量和构成,评估可能出现的管理和服务风险。

3、项目建设风险分析

l 环境影响风险:

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关注项目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是否会破坏植被、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l 社会资源占用风险:

分析项目建设对土地、能源、水资源等社会资源的占用情况。考虑项目建设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压力。

l 利益相关者影响风险:

识别项目建设可能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如周边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关注的问题。评估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和可能采取的行动,如抗议、投诉、法律诉讼等。


五、制定应对预案

1、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将舆情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l 低风险:指可能引发一些轻微的负面舆论,但不会对企业形象和事务进展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

l 中风险:指可能引发一定范围的负面舆论,对企业形象和事务进展有一定影响,但通过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控制和化解的风险。

l 高风险:指可能引发严重的负面舆论,对企业形象和事务进展造成重大威胁,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风险。

2、制定应对策略

l 低风险应对策略: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通过企业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关于事务的积极信息和成果;准备好常见问题的解答口径,以便在面对少量质疑和询问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小的负面信息,避免其扩散和发酵。

l 中风险应对策略:启动危机公关机制,成立专门的危机应对小组,负责协调和处理舆情事件;及时发布声明或公告,向公众说明事务的真实情况和企业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与关键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和合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引导舆论走向;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不实报道的出现。

l 高风险应对策略:立即暂停事务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整改;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和媒体全面、诚实地通报事件的情况,表达企业的歉意和决心,展示企业采取的积极措施和整改方案;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3、预案演练和完善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模拟不同风险等级的舆情事件,检验团队的应对能力和预案的可行性。根据演练结果和实际舆情事件的处理经验,不断完善应对预案。


六、定期回顾与更新

1、评估效果总结

在每次重要事务完成后,对舆情风险评估和应对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评估的准确性、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将总结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为今后的舆情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提供参考和经验教训。

2、优化评估流程和方法

根据总结,不断优化舆情风险评估的流程和方法。简化评估流程中的繁琐环节,提高评估效率。加强团队培训和知识更新,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掌握最新的舆情监测和分析技术、危机公关应对策略等。建立与外部机构的合作机制,如与专业的舆情监测公司、公关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遇到复杂的舆情风险问题时,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力量进行评估和应对。

3、更新预案和应对策略

根据环境变化和评估流程的优化结果,及时更新舆情风险应对预案和策略。对应对预案中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完善应对策略中的具体措施,增加新的应对手段和方法。针对新出现的风险类型和问题,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和模拟危机处理,检验更新后的预案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点击<<<免费体验14天识达科技-企业舆情监测系统

相关推荐:网络舆情多发领域有哪些?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首页

舆情服务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