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了解舆情经过
在撰写舆情报告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舆情事件的开端、经过和结果作出一定了解。为了更快更准确了解舆情经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节点入手,包括寻找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信息首次在网络曝光的时间、涉事主体和客体的回应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结合较为热门的舆论话题对事件的整体舆情作出初步分析。这一过程中,除了运用舆情预警和监测系统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及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具体来看,在对舆情事件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需要利用舆情系统进一步对事件脉络进行挖掘和分析,包括舆情量及提取热门文章来获得话题信息和观点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观测系统中的趋势发展,初步划分整个事件发酵期、爆发期和延续期,并对各个时段的舆论侧重点有所了解,以便后续相关图表、文字及报告结构的制作。
2、准确定义舆情热度
所谓舆情热度,是指从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微信、客户端、网站、论坛等平台采集信息的基础上,提取与指定事件、人物、品牌、地域等相关的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加权计算后得出的指数。
热度指数可客观反映事件、人物、品牌、地域等在互联网上的受关注程度。热度指数越高,说明该信息受关注程度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传播平台的权重不同,所以热度指数的排名结果与信息量排名并不一定相同。热度指数的计算中,媒体平台的权重一般高于社交平台。
3、确定舆情报告的形式和格式
文字报告和图片报告是舆情报告最为常见的两种形式,我们一般用办公软件中的word和ppt格式进行区分。
简单来说,文字报告以文字分析为主,数据图表为辅的报告形式,反之,图片报告需要的是图文的排版和观点的精炼和总结,文字分析一般较少。
不同的舆情报告板块有着不同格式,但每一份报告在内部的格式要确保一致。以文字报告为例,标题一般采用宋体三号、黑体三号以及仿宋二号等,正文部分的文字体常见的有宋体小四、仿宋小三等。同时,正文对齐形式一般采用两端对齐,行距(无特殊要求外为1.5倍行距)也需保持一致。文字报告中所选用的图表也需上下保持一致,除了字体与正文一致、标题加粗外,还需采用居中对齐。
而在图片报告中,字体一般采用阿里巴巴普惠体、黑体等可以适用于商用的字体。正文字号一般为16或者14,在涉及图表展现和排版时,可以根据图表的具体大小和形式,适度更改字号和颜色等。
相关推荐:一份完整的企业舆情报告需要具备什么?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