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解决方案 舆情学院
如何辨别舆情是否有风险?对舆情进行高效研判🌞
发布时间:
2023-08-16 09:45 作者:ty 浏览次数:2128分类: 舆情知识

什么样的舆情需要我们重点去关注呢?如何去判断一个舆情是否有风险?需不需要立即干预?在这里提供1个方法来帮助大家高效研判舆情

这个方法叫:6大显性数据分析法

直白来说就是分析6个维度的数据,来判断一个舆情事件的轻重缓急程度


第一个判断维度是:发布者的影响力,发布账号的影响力会对舆情热度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注度低、粉丝数少的普通账号发布的舆情信息,其成为热点的概率相对较低;

但如果舆情信息首发于影响力较大的账号,其发展成为热点的可能性就大幅度增加。


第二个判断维度是:信息的冲击力,研究表明,人们对负性信息会更加关注,这可能是源于人类早期对危险的感知。

负性信息包含哪些呢?比如能够给人带来威胁感的信息,还包括激起人的不适感、引发人的愤怒、引起认知失调等多方面的信息。

这也导致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性信息度强的舆情更容易被关注和传播。


第三个维度是:载体的吸引力,不同的信息载体对舆情热度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这里所说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指舆情信息是依托何种表现形式进行发布传播,这些载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对于单纯的文字性描述,其真实性容易受到网民质疑,对网民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如果舆情信息包含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就会大幅增加信息的容量,提升其可信度、吸引力,对网民产生更强烈的感观冲击。


第四个维度是:平台的流量,不同的信息发在不同的平台对舆情的传播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信息发布的初始平台流量可能直接影响到负面信息扩散概率。

普通网站、论坛流量相对较少,网民关注度不高,引发高热度舆情的风险相对较低;而知名的网站、论坛、自媒体平台的流量巨大,如社交媒体、抖音、小红书等,属于流量比较大的社交平台,信息传播的速率相对就非常高,舆情信息引发热点的概率就大幅度提升。

此外,不同的网站用户群体不同,对于信息也有不同的偏好,如老年人标签下的群体,可能不会对一个流量明星的花边舆情感兴趣,这也会直接阻断了到信息的传播。


第五个维度是:发布者的背景,舆情信息发布账号的背景对舆情热度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热点负面舆情炒作背后不乏有组织团体运作,有些只是为了博取眼球获得流量收入,也有一些则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抹黑某个对象、制造社会矛盾等。

例如,一些外媒的新媒体账号,其发布的内容存在着较强的倾向性,这类账号发布的信息,其风险级别较高;另外,一些看似影响力不大的普通账号,其背后可能也隐藏着特殊背景。

可以通过其以往发布和转发内容的倾向性进行研判,有背景的账号通常发布的内容均为反映社会黑暗面的,其账号与倾向性明显的“大V”互动频繁,所发布的舆情信息成为热点的可能性也大幅度增加。


第六个维度是:传播速率,信息的转发跟帖速率的变化直接反映着当前舆情传播发展的走势。前面几项指标主要是概率性研判,这项指标是量化研判。

发现信息之后,通过记录单位时间内舆情信息的点击量、跟帖数及转发数,推测信息关注度变化的速率,进而推断舆情热度的发展趋势。这个可能就会需要借助到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来完成,比如在识微商情舆情监测系统里边,就可以看到一个舆情事件的热度发展趋势走向,转发和跟帖的具体情况,网民对于该事件的一些情绪变化,重点媒体的和重点人群的关注情况等等,

如果短时间内转发跟帖速率变化不大的,风险系数相对较低;短时间内转发跟帖速率变化迅速的,其风险系数就高。

当然舆情传播是动态发展的,对于前面几项指标危险级别较高的,即使当前转发跟帖速率较低,也应加强关注,预防舆情突变。


以上6个维度能很好的去辅助我们高效的研判舆情,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的重要参考,你有一些研判舆情的好方法吗?


识微商情监测系统,能有效辅助舆情研判,点击申请15天免费试用账号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首页

舆情服务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