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解决方案 舆情学院
舆情知识图谱:舆情反转、舆论搭车、舆论失焦等名词解释和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5-12 17:15 作者:FR 浏览次数:3452分类: 舆情知识

舆情反转

舆情反转通常指在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中,因某些因素导致事件后期的舆论同事件发展初期的舆论呈现相反状态。

案例一:“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2020年7月郎某某在快递站偷拍一女子,后续捏造女子结识快递员并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微信聊天记录、视频、图片等,致使虚假信息传播到110余个微信群等渠道,舆论出现了大量对该女子的谩骂和指责,严重影响了当事女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反转:女子得知情况报案后,公安机关对主动接受调查的郎、何二人行政拘留,并发布警情通报辟谣,网友这才知道此前的内容都是造谣编撰的,此事件还入选了“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提名案件”,维权过程非常不容易,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完整事件。

案例二:“长沙采耳大妈用采耳工具当街抠脚事件”。2021年9月份长沙一男子在网上发了一段“长沙大妈用采耳工具抠脚”的视频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指责其行为,舆论发酵导致大妈生意一落千丈甚至在家都被家人嫌弃。

反转:9月16日,@芒果帮女郎通过实地调查,帮助大妈澄清了事实。采访中大妈哭诉用采耳工具抠脚失实,抠脚的东西只是敲打叫卖工具,并非掏耳朵工具,视频的制作者现身并道歉。

舆论纠偏

指的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民间舆论场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虚假或错误,需要通过各种舆论力量利用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纠正,从而消除或减少因这种偏差或错误带来的危害性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舆论纠偏”包含了“舆情反转”,即出现舆情反转一定是舆论场进行了舆论纠偏,但舆论纠偏不一定都是舆情反转。

案例:舆情反转案例中的警方通报、专家解读等行为就属于舆论纠偏。

舆论搭车

舆论搭车现象是指有突发事件进入公共空间,受到舆情关注,使人们在地域、身份、内容等方面产生相关联想,导致舆情内容延伸或目标发生转向,引发更多社会关注和讨论,并促使公权力介入问题的解决。

案例:恒大风波事件引发烂尾楼问题。恒大风波事件,原本舆论火力集中在恒大巨大负债及是否能够偿还的问题上,但是随着事件迟迟得不到解决,舆论发生转向,进而公众将目光转向全国多地恒大烂尾楼事件,发生舆论搭车现象。

舆论失焦

舆论失焦是指由于网络发展,公众知情权、话语权提升,事件中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使得舆情演变的主体脉络呈现多极化发展,以至逐渐偏离事件的中心议题。

案例:“沈阳一公交车爆炸事件”。原本该事件发生后,舆论焦点该是关注伤亡情况、聚焦现场援救以及追问爆炸原因。但该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的最大焦点成了围绕着严肃性事件是否该娱乐化而展开。

为什么会发生焦点转移?主要是源于公交车爆炸的场面让不少网友联想到最近观看的电视剧《开端》中的情节,因此有网友在现实伤亡事件中打趣地调侃道“现实版《开端》,公交车爆炸进现实”。也正是不少网友们的娱乐化调侃,惹怒了大部分网友,双方也基于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明显的敌对色彩在网络中显现。

回音室效应

回音室效应,或称同温层效应是指,当网民预设了某种观点和话题在网络中进行互动,网民倾向于选择让他们认同且愉悦的信息领域,最终形成内部环境一致性的网络小群体,经过同样信息的不断重复、强化,从而使网络群体认知固步自封甚至偏执极化。——凯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

案例:因政治选举而形成的讨论聚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美国总统选举时,特朗普和希拉里的支持者都认为自己所支持的阵营会获得大选胜利。


>>>识微商情-企业舆情监测系统14天免费账号开通

相关推荐:舆情信息抓取和舆情报告服务有什么不同?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首页

舆情服务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